
小米SU7高速事故引发热议后,二级市场“用手投票”。4月2日上午,A股、H股两市的激光雷达概念股迎集体上涨。在A股开市前,美股禾赛(HSAI)已以17.77%日涨幅收盘。截至4月2日下午收盘,客户端显示,激光雷达(BK1002)板块中的35家概念股里,有25家上涨,其中美湖股份(SH603319)、机科股份(BJ835579)、光迅科技(SZ002281)、德迈仕(SZ301007)涨幅居前。速腾聚创(HK02498)盘中一度涨超7%,午后涨幅逐渐收窄。
禾赛科技与速腾聚创是车载激光雷达行业公认的两大巨头。如今,市场同样关注的是,A股上涨的公司里,哪些是纯正的车规级激光雷达产业链企业?4月2日下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多家概念股公司,获得了他们对自家激光雷达业务的相关回应。
记者注意到,禾赛科技与速腾聚创日前均已对外披露2024年度财报。禾赛2024年激光雷达总交付量为50.2万台,同比增长126.0%,连续4年实现交付量翻倍。去年禾赛科技实现营收20.8亿元,公司表示,其是全球首家且唯一全年盈利的激光雷达企业。速腾聚创全年营收约16.5亿元,同比增长47.2%,激光雷达销量约54.4万台,同比增长109.6%。
国元证券在研报中指出,2024年,激光雷达装机量暴涨,离不开以NOA(导航辅助驾驶)为代表的中高阶智驾需求爆发。值得一提的是,汽车激光雷达整机市场格局相当集中。
车规级激光雷达产业链公司有哪些?
4月2日股价上涨的A股上市公司中,日涨幅最大的是美湖股份,截至收盘,涨幅7.24%。2024年半年报中,美湖股份曾提到,公司创新研发生产的激光雷达电机获得市场认可,彼时车规级激光雷达电机产品已成功应用于某全球图像级激光雷达头部厂商,并在电动汽车新势力品牌新车型中量产。同时,公司积极推进同国内外主流激光雷达厂商的合作并取得进展。
4月2日下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美湖股份证券部。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公司的激光雷达电机产品主要是控股子公司东兴昌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兴昌)在做。该业务2024年的情况还不太确定,因为公司年报尚在编制当中。据他所知,公司的车规级激光雷达电机产品批量供货的客户还不太多,尚未向禾赛、速腾等行业头部厂商供货。“这也是一个慢慢的过程。”
该人士还表示,激光雷达电机业务不是总部在做,上市公司尚未将其当作主业在做,主要精力还是放在泵类产品。激光雷达电机业务一年的业务量在几千万元级别,尚未过亿元。记者注意到,以2023年来看,美湖股份的年营收规模接近20亿元,公司持有东兴昌51%股权。
机科股份则以7.02%的日涨幅收盘,该公司招股说明书曾提及,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持有的软件著作权中,包括一项“移动机器人的双激光雷达定位系统”。那么,公司是否涉及车规级激光雷达的配件或软件产品?4月2日,机科股份证券部人士告诉记者可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向公司留言,公司都会作答。“(激光雷达)这块,我们也需要跟事业部确认。”截至发稿,记者在公开平台上的提问尚未获得公司官方回复。
光迅科技的股价以3.8%的日涨幅收盘。公司在2022年10月的一次分析师会议上曾讲述公司激光雷达业务情况,称“公司从芯片、器件、模块均有成熟的方案”。但在汽车应用上,公司的技术方案、商业模式等还没确定。2023年12月,公司曾在投资者互动平台称,公司激光雷达用部分光器件在客户测试评估阶段。去年4月,公司又称:跟国内外主流激光雷达整机公司均有不同程度的合作。4月2日下午,就如今公司的车载激光雷达相关业务布局情况,记者多次拨打光迅科技证券部电话,均未获接听。
万集科技也有车载激光雷达的业务布局。记者获悉,该公司的IPO(首次公开募股)募投项目之一就是“自动驾驶汽车用低成本、小型化激光雷达和智能网联设备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不过,公司今年年初刚宣布该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日期延期。
4月2日下午,万集科技证券部相关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公司的车载激光雷达有获得一些定点函,但目前公司的激光雷达产品处于测试阶段,尚未量产。IPO募集资金投资进度稍慢,主要原因也是产品未走到量产阶段。“但如果量产,可以做到几十万颗规模。”该人士还向记者表示,公司深耕激光雷达行业较久,前期投入与研发经验较丰富。在车辆的应用上,公司正尽快进入量产阶段。
此外,记者还联系上了德迈仕、领益智造、巨星科技、光库科技等上市公司。德迈仕证券部人士回应记者称,相关问题可留意公司年报披露,其他信息无法提供。巨星科技的证券部人士向记者明确,公司的激光雷达产品主要应用在巡检机器人等工业级产品上。
车载激光雷达需求仍在高速增长阶段
西南证券今年3月发布的《激光雷达行业分析简报:城市NOA渗透率提升,激光雷达行业爆发》中提到,2024年激光雷达交付超150万台,交付137万辆车,同比增长212%,前装搭载率升至6%。相比于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具备高检测置信度、高距离精度、低延迟等优势,从高速NOA到城市NOA,融合激光雷达成为当前的主流方案。此外,智能驾驶在消费者决策中的重要性正逐渐提升,智驾车型选配率持续上升,激光雷达正在成为提升辅助驾驶使用率必不可少的传感器,市场进入爆发期。
据西南证券预计,到2025年,国内车用激光雷达市场规模有望达105亿元,2023年至2025年复合增速为63%。2030年该市场规模将达336亿元,2023年至2030年复合增速达36%。
据悉,车载激光雷达产业链上下游环节主要包括:发射系统、接收系统、扫描器、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光学部件、模组等。其中,收发系统是激光雷达产业链中最核心的部件,成本约占激光雷达整机约70%。
西南证券还详细罗列了该产业链主要参与厂商。我国在部分上游光学部件和整机模组方面具备国产替代能力,在激光器、发射器主要环节仍有待提升。水晶光电、福晶科技等是激光雷达光学部件的主要供应厂商;紫光国微等是FPGA芯片厂商
国元证券也表示,激光雷达市场处于快速增长期,高阶智驾需要激光雷达提供安全冗余。2024年,中国激光雷达市场迎来显著增长,装机量突破150万颗,市场主要由速腾聚创、华为技术、禾赛科技和图达通等厂商主导。但这个赛道的市场格局高度集中,全球范围内,前五大厂商共占86.92%的市场份额。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留意到,或可以从禾赛、速腾两家巨头2024年财报中窥见车载激光雷达的需求增长。速腾聚创在2024年财报中表示,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成功取得28家汽车整车厂及一级供货商的95款车型的量产定点订单,公司与全球310多家汽车整车厂和一级供货商建立了合作关系。2024年,来自用于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应用的激光雷达产品的销售收入由2023年的7.8亿元增加至约13.4亿元,大幅增长71.8%。公司ADAS激光雷达市占率全球第一。
禾赛方面则称,公司2024年全年ADAS激光雷达交付率为45.6万台,同比增长134.2%。预计2025年公司激光雷达交付量还将飙升2至3倍,达120万至150万台。其中,机器人领域激光雷达交付量预计将达近20万台。